中國現(xiàn)在與世界的交流越來越強,來美國也已經(jīng)變得容易很多了,但我相信,還是有那部分人對真實的美國生活有所好奇,于是我來說說我的留學生涯。
本人在國內(nèi)讀了算是重點大學的本科和研究生,其實一直以來都沒有想到出國,最后出來也完全是學校的一次交流機會,本質(zhì)上就是拿著所謂“訪問學者”的簽證來給這兒的老板做“廉價”的工作。來到美國已經(jīng)2年半了,回顧這2年半,在美國主要做的事情還就是調(diào)整身份,也就是把以前的j1簽證調(diào)整成h1b工作身份,因為h1b是移民的第一步。
很多事情出現(xiàn)總是出乎我們的預(yù)測,正如我來美國之前,其實我是打算待最多1年就回國的,抱著來看看美國的山水,然后學學英文這樣單純的想法,至于后來為什么想要留下來,原因是復(fù)雜的,用一個老移民的說法就是:去了美國,就等于上了賊船,想下來也難了。其實現(xiàn)在海歸也越來越多,但是即使是最新的統(tǒng)計表明,從美國讀書就業(yè)工作以后海歸的人群大概只有10%,這里面有很多因素,大家都是權(quán)衡以后考慮的結(jié)果,以移民來看待一個人的愛國心,是并不正確的。
說到這,我不得不跟大家說明下美國的移民流程,正如以前看的《北京人在紐約》一樣,即使現(xiàn)在,雖然來美國容易了,但是綠卡的難度比以前也許還在增加,這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是因為中國人來美國多了,而美國人每年發(fā)放的綠卡有配額,綠卡配額幾乎不變,因此僧多粥少。對于那些沒什么大錢(投資移民至少要有50萬美金在美國的投資額,提供部分就業(yè)機會給美國人),以及那些杰出人士(比如張藝謀或者名演員或者劉翔之類的),大多數(shù)留學生的移民方式有3種,第一種是eb1,這種是很牛那種,學術(shù)上很有成就,一般是大學的教授,博士學位以上,發(fā)過很多有影響力的論文;第二種就是eb2,這種優(yōu)先級第二,這也是大多數(shù)留學生,拿到碩士學位以后準備申請的方式;第三種是eb3,這種基本需要本科學歷,但同時也包括一些專業(yè)人才,比如廚師,一些普通勞動者具有幾年專業(yè)移民通常會考慮這種方式。
美國移民很難,主要是針對中國大陸,印度和墨西哥人,因為美國人對移民的人種有配額,由于上述三個地方的人來美國太多了(你想,即使0.1%的中國人來美國申請移民,也能把配額全部用光),因此對上面三個地方來的人移民來說,困難重重。就拿eb2來說吧,這是大多數(shù)取得碩士學位的人申請美國移民的方法,也不說其他符合的條件了(不是說你拿到碩士就能這樣申請,還需要很多條件,包括工資水平,或者老板的支持程度,細節(jié)有興趣的就去網(wǎng)絡(luò)搜索吧)。
綠卡很多時候是在美的人永遠的痛,因為綠卡是張魔卡,會帶給你機會。比如如果你有了綠卡,通常你可以申請所在州的學校,你只需要付州內(nèi)學費,費用是通常的費用的1/3以下,在這種情況下,申請mit都不是很難的事情。再則,由于留學生大多數(shù)是申請h1b工作的,老美之所以招你不招別人有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你的工資水平還是會比老美低,如果有了綠卡,你不用擔心身份問題,因此你的工資水平能漲到1.5-2倍左右。還有很多,比如你有了綠卡可以開公司,其實,現(xiàn)在于中國做貿(mào)易是很賺錢的,把美國一些不做的事情拿到中國做,賺錢也并不是很難。
談了這么多,主要是想回答上面的那個問題,就是為什么說上了美國的賊船,就下不來了,原因就是為了綠卡,因為在得到綠卡的過程中,你的身份都必須得銜接上,這讓你很難自由的出入中國和美國,你回國的時間也許只有1個月,因為你害怕太長時間的話你會被公司解雇,這樣你以前所有做的都會泡湯,正是基于這樣的思想,太多留美的人沒法回來,等有了綠卡,經(jīng)歷這么多的時間和精力,他們也沒法回來了,畢竟,有家庭,孩子的關(guān)系,想回國就變得非常難。
出國的人很多都有立志回國發(fā)展的計劃,但現(xiàn)實并不是那樣,在你得到一些的時候,你必然也失去一些,有些人可能會問,既然在美國身份這么辛苦,干脆還是不要了,回國發(fā)展多好?其實這個問題在美國的留學生都想過很多次,但往往都會被誘惑。被誘惑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不確定,對中國的不確定,對自己在中國能有怎樣的位置的不確定。試想,同樣一個在大學畢業(yè)的研究生,如果在美國畢業(yè),在一個收入消費相對中等的城市(比如南京吧),在美國畢業(yè)以后可以拿到4-5.5萬美金的年薪,同時包括一般的福利(比如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金),具有20天左右的帶薪年假。而對于一個中國大學剛畢業(yè)的研究生,這樣的待遇是很難想象的。而且作為一個普通人,其實很多時候?qū)σ粋居住幾年的城市或者生活環(huán)境,總有種依戀,要放棄也很難。
在美國生活到底怎樣呢?其實對男人來說,美國的生活很空虛,對女人來說,她們會喜歡美國的生活。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我剛過來一個朋友說的,他來讀書,同時他太太陪讀。說這句話的原因是,美國其實沒那么多娛樂活動,尤其到了晚上,跟南京,上海,北京,重慶這些一般的省會城市比,這兒的夜晚很蕭條,是的,也有酒吧,但你并不喜歡去。這兒沒有小吃街,沒有擁擠的人群,有的只是規(guī)劃的非常漂亮的商城,但總是缺乏國內(nèi)那種氣氛。女人之所以喜歡美國,是因為男人到了晚上就不會出去,只會在家陪著老婆。我那朋友,以前是在國內(nèi)的大公司做銷售,那時天天在外忙,到了美國,卻突然發(fā)現(xiàn)實在沒事情做,只能開始享受美國式的安寧了。
美國的物價怎樣?我想很多人也許很有興趣,在我看來,美國除了租房子和吃飯館外,其他都便宜。拿日用品來說,一般的東西沃爾瑪都能買到,通常的價格是國內(nèi)價格(0.5-1.5)倍,通常都是中國制造的,但中國制造也分很多種,有些是中國的牌子,比如很多衣服啦,還有便宜的廚房用品了,這類東西的價格基本是中國市場銷售價格的1-1.5倍(已經(jīng)轉(zhuǎn)化了匯率),如果那些東西是中國生產(chǎn),但貼的是老外的牌子,比如飛利浦剃須刀,電動牙刷這類的,基本價格就是國內(nèi)銷售價格的(0.5-1)倍。這兒順便說一句,美國的售后服務(wù)非常好,通常超市包括沃爾瑪銷售的,拆過包的90天內(nèi)都能退,返全款,如果你用某些卡付賬,比如american express這樣的信用卡買東西,90天內(nèi)如果損壞或者被偷竊,信用卡公司會賠你全款(比如你買了個液晶電視,然后用榔頭槌破了,信用卡公司照樣賠,他們不管事故責任人是誰)
現(xiàn)在中國的房地產(chǎn)是個很熱門的話題,于是我也順帶說下美國的。其實美國的房地產(chǎn)在我看來是算很合理的,我不喜歡比較極端的例子,就拿南京和我所在的城市比較,因為這2者所在的地位相似,在我這兒,算是鬧市區(qū),在學校周圍,商場什么也還算豐富的,一個1500英尺上下2層的房子,大概是22萬美金,這種房子有個院子,面積大概是國內(nèi)的150平方米吧。22萬美金對夫妻都工作的人來說,比如按照我上面的標準,最低8萬美金的收入,同時交掉25%左右的社保和稅(在美國,如果你交了10年的社保,退休后有退休金可以從go-vern-ment發(fā)),大概有5萬左右的純收入,支出大概1萬美金左右,一年有4萬的結(jié)余,意味著,夫妻2人畢業(yè)1年后,就可以按揭買這樣一套房子。而我所說的房子,地段其實還算好的,地段差的還要便宜。
其實這么看起來,美國的生活似乎很好,因為相對中國來說,收入高,物價低,各種保障也很好,如果僅從物質(zhì)上說,是的,的確是這樣,對于普通的老百姓來說,是的,美國更適合過一個老百姓的生活,如果你沒有有錢的父親或者當官的親戚們,是的。但是,實際上,這些呆在海外的人的幸福感并不強,人的幸福很多時于候取決于2方面,1是物質(zhì)層面的,2是精神層面的。在美國,從物質(zhì)層面上我們可以得到一定的滿足,包括我可以畢業(yè)以后就買一輛寶馬的minicooper(2.1萬美金的新車),我可以隨便的買名牌化妝品送我想送的人,我可以買很多電器做玩具,但是,這些未必都能讓人滿足,人總是奇怪的動物,一個不會滿足的動物。你也許可以比國內(nèi)同齡的普通人過的相對大方點的生活,但你卻失去了親情溝通的機會,失去了一大批從小一起玩耍的朋友,這個時候,你會知道,金錢,是很蒼白無力的,它甚至買不回你跟一群好朋友在一個愜意的午后,在茶館喝茶的機會。
現(xiàn)在說下美國的工作情況吧,我個人對中國,日本和美國的工作情況比較熟悉。在中國工作,大家應(yīng)該都比較了解。但是工作與工作的區(qū)別是很大的,以挨踢(IT)行業(yè)來說,競爭壓力是非常大的,一般出路就是做項目經(jīng)理或者做市場,通常做到這個位置薪水也就30萬人民幣左右,普通的勞動者大概12-15萬左右吧,這些薪資水平都是我在北京的同學和我一些朋友的數(shù)據(jù),勞動強度很大,打個比方說google吧,雖然在google和微軟大概也有25萬人民幣左右的收入(全年),但我知道都非常累,我曾經(jīng)跟一個本科后來去google的同學通個電話,他那時被google派到美國總部做項目,很忙很累,工資水平卻沒什么加,跟美國總部的人是沒法比的,在google,工資基本是10萬美金+期權(quán)(普通勞動者),微軟也是,通常干到晚上8點是非常常有的,工資大概20萬吧,聽說現(xiàn)在有加到25萬,未證實,這些錢都不是那么好賺的,都是辛苦錢,這么累,女朋友也難找。不過頂著這2家大公司的光環(huán),以后出去開個小公司或者去其他公司做個技術(shù)總監(jiān)什么的,也比較好忽悠人,這些都是潛在價值。
現(xiàn)在說到美國了,當然,數(shù)據(jù)只限于我認識到一些朋友,這些都是合法移民,至于非法移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辛酸的故事。但對于我上述所說的留學生然后找到工作的為例,一般辛苦的工作就是去小公司朝九晚五的工作。公司會給你2種選擇8:00-5:00或者9:00-6:00,中間有1小時午飯時間,至于工作內(nèi)容,其實是蠻輕松的,大多數(shù)時候就是敲敲電腦上上網(wǎng),公司不鼓勵加班,除非個別時候特別緊急需要晚上稍微開個工,但這種事件的幾率很小,你多做事也沒加班工資拿,所以一到點大家就回家,雙休日周末。我在學校工作,工作相對那些在工業(yè)界工作的就輕松些,我在這兒最大問題就是假期太多,學校假期尤其多,假期一多,又不知道干嘛,就會很無聊。圣誕還要放1個禮拜(當然,外面的公司可能沒這樣的),我數(shù)了下,正規(guī)的假日(比如中秋之類性質(zhì)的)大概有12個,比如圣誕到新年算2個假日,但是放假會放一個禮拜,這么算下來,正規(guī)的假期大概是16個左右,外面工作的小公司大概沒這么多,10個左右差不多。同時還有20天的年假以及sickleave,年假就是說你隨便休,這個假通常是用來回國的,因為這20天加上這期間的雙休日,剛好湊滿大概1個月多點。美國人工作壓力不是很大(我說的是相同行業(yè),去華爾街壓力還是很大的),工作一般都是開車上班,這兒的高速公路很發(fā)達,沒有車是完全不行的,窮人也有車,就是那種二手車,大概2000多美金可以買個還一般般的美國二手車。工作的一般會買個新車,首付4000美金,然后以后每個月還幾百塊。美國人不會省錢,人家說美國人的銀行賬戶大概只有1個月的工資,似乎是真的,他們喜歡刷信用卡,跟中國人的消費習慣真的不同。你要是娶個老外,離婚是難免的,因為你將忍受再也吃不到家人做菜的樂趣,也將忍受銀行里面沒存款的境地。說到這,我倒是蠻想給想嫁給老外的人一些建議,這么說吧,中國女孩子到了美國,肯定都會遇到老外追,1來老外的審美很奇怪的,我們中國人認為的美女他們也許并不認為漂亮,而那些相貌平平的他們卻非常喜歡。華人女子一般不會找老外,那基本就是下策或者為了混身份(當然,凡事不能絕對,我只是說大多數(shù)情況的事件)。尤其那些來中國的老外,除了部分是外派到中國的經(jīng)理(這類還算好了,雖然明顯屬于在美國工作混的比較差才派到中國去的,你想,如果中國的公司派你去非洲,有幾個人愿意去?肯定是比較差的才去),這類還算正經(jīng)。大多數(shù)是在美國找不到工作,或者有些其他問題,去中國教教書這樣的,此類人,在美國社會地位就不怎么高,到了中國,突然發(fā)現(xiàn)一大群中國女人對他們還趨之若鶩,這種興奮感我都能體會,但只好為那些傻傻的女孩悲哀了。路都是人選的,我們能說什么呢?而且,中美的文化差異很大,打個比方吧,如果你吃面的時候發(fā)出聲音,或者吃面直接用筷子不是用刀叉,都有可能離婚,你們信么?我就遇到這么個華人,結(jié)婚幾年又離婚,實在是沒法過的。而且老美不會給你花錢,就是你床頭的燈壞了,去超市,你也得付你的錢,所以,嫁個老美,你就別指望嫁到個富翁,生活是相當?shù)那蹇唷?/p>
現(xiàn)在說說美國的風景吧。我依稀記得第一年來到美國,我對處處都是新奇的,就連在學校和我家門口的那條馬路,我都要拍很多照片給家人看。整個世界世界似乎是建立在草地上的,那種興奮,就好象是北京城建立在內(nèi)蒙古大草原的感覺,人家說到了美國,鞋子不怎么會臟,是真的,因為草地太多了,而且你走路的機會也不多,大多數(shù)是開著車出去。這兒的天空很藍,云很低。我曾經(jīng)坐車從紐約去華盛頓,一路上看到的風景,張張都是xp的背景圖,起伏的小山坡,全是綠色,周邊全是樹木,聽說那個洲的綠化面積大概有80%,我是相信的。我還去過一個海灘看日落,這是我這生看到最美的日落,隨便拍的照片全是似乎是明信片上的,火紅,低層的云。很美,這一年我都很興奮,我覺得天堂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但是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沒有任何精力很興趣去這樣的地方了,迪斯尼,環(huán)球影城,冒險島,這些主題公園,開始去很興奮,現(xiàn)在,卻幾乎沒什么興趣了。美國的風景其實是很雷同的,城市建筑也很雷同,規(guī)劃也雷同,F(xiàn)在說下規(guī)劃吧,美國的城市基本就是一張二維矩陣結(jié)構(gòu),地址一般是以**st.**ave來標志,這就好比一個x,y坐標,因此,通常你知道對方地址就知道這個地方離你有多遠(只要計算下x,y坐標的差值即可)。當然有些老城市不一樣,比如紐約,我去紐約最有感覺的就是皇后區(qū)的法拉盛,這個地方就是拍北京人在紐約的地方,是很古老的唐人街,那兒的建筑很有7,80年代中國的風格,我現(xiàn)在還想著那樣的建筑,回憶過去的時光,真的,現(xiàn)在中國正在把歷史消除,但那些歷史,卻是多少人曾經(jīng)的記憶。我夜晚曾在那樣的建筑漫步,感覺很陶醉,有種時代的跨越感。
如果要說我現(xiàn)在最想去哪兒,我想說我特想去湖南的鳳凰,住個臨河的小旅店,晚上靜靜的看河邊的小船,約上幾個人喝茶打牌聊天,可惜我的假期太緊張,如果真要去鳳凰,最多也就1個禮拜。我甚至覺得背著包去國內(nèi)各個城市走走也是不錯的主意,國內(nèi)雖然現(xiàn)在新建筑越來越多,但還是有那么些古跡的,不像美國,所有城市都一個樣子,除了路邊的樹木能提醒你這是個不同的城市,其他,似乎是一個模子下的。所以,如果你看到我的帖子,你知道么,我至少也在羨慕你,可以約上朋友去做年輕人可以做的事情,比如,去自助旅游
接下去說下美國的汽車。美國的汽車市場應(yīng)該說是世界上最大也最成熟的市場。當初我剛到lax的時候,就差異怎么有種到北京的感覺,不同之處就是北京路邊停的都是自行車,這兒停的全是車。而且全是立體停車場,是的,美國是在車輪上跑的國家,這很大程度取決于它的城市規(guī)劃,美國通常把住宅區(qū)放在郊外,然后用發(fā)達的高速公路連接城市和郊區(qū),因此開車上班是很自然的。超市的規(guī)劃,商場的規(guī)劃,全部是基于汽車的,因此,到了美國,汽車是必需品。比如我們平時買菜,通常都會買一個禮拜的菜然后放到冰箱,沒車即使到了超市也拿不回來。我指得當然還只是一般的城市,紐約這樣的地方是不需要開車的,公共交通是很發(fā)達的,而其他城市,公共交通通常都淪落為窮人的工具,因此公共交通都是國家貼錢的。拿華盛頓來說,那兒的城鐵其實很漂亮,比北京的還新,但是,車上人卻不多,有一次我坐我們城市的城鐵去看姚明的比賽,一個車廂大概不到10個人,公交車也是,一是因為美國布局很大,人口不集中,其次就是大家都買車,公交車畢竟不方便。我之所以說美國的汽車市場發(fā)達還有個原因是價格,大家都知道,批量化生產(chǎn)會降低產(chǎn)品成本,我有個朋友去澳洲,想去了那兒買車,后來發(fā)現(xiàn)跟美國同樣的車相比,美國便宜不少。還記得前段時間加元升值么?好多加拿大人都到美國邊境來買車,后來弄得幾個大廠商宣布美國邊境地區(qū)的代理商不得賣車給加拿大人。一般在美國,日本車開的比較多,也比較貴,比如civic和accord,聽說是我們當?shù)嘏琶谝皇Ц`率最高的車,中國人畢業(yè)了也比較喜歡買這個車,因為這2個車以后當二手車賣掉價比較少。說到二手車,美國的二手車也是相當?shù)姆比A,國人買車必然考慮買新車,而這兒大多數(shù)買車都考慮二手車,各個年份的都有,美國雖然買車便宜,但修車卻不便宜,因為凡是涉及人工部分的,都不會很便宜,所以一般的經(jīng)濟不富裕的留學生,畢業(yè)以后都會有些基本的汽車維修知識,實在是迫不得已。在mop似乎還是該寫些留學生的感情問題。其實,不同洲有不同洲的情況,但如果同志們認為資本主義國家比如美國,留學生在感情生活上更加開放卻并不是事實。很多時候,在美國的留學生的感情生活比國內(nèi)還要保守的多。但如果在外留學,一旦確定了男女朋友關(guān)系,同居是很正常的,同居是非常重大的事情,無論對男還是對女,因此剛來美國的mm,真的要好好選擇機會。原因在于,池塘很小,一旦你在一個學校跟一個人同居了,基本整個學校的中國人都會知道,一旦你以后分手了,想找新的就難了很多。因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會有一定的輿論壓力和心理壓力。之所以同居一部分是生理需要,更多的原因是經(jīng)濟原因,留學生都不是很有錢,如果同居,可以節(jié)省一大部分房租,這往往是非常大的一部分開支,通常房租會占到你一個月獎學金的1/3到1/2左右,同時可以共用一個車,可以一起做飯做菜,對煩躁的學習來說,同居是很經(jīng)濟和實用的方式。
很多女孩子也許覺得男孩子到了美國容易變心,我想說的是,其實變心也很難,因為到了美國,他能選擇的機會也很少。通常這兒的華人女孩子都已經(jīng)結(jié)婚或者有男朋友了。偶爾遇到幾個漂亮點還好點的,早就遇到一大批gg的瘋狂追求,比如今天開車帶你買東西,明天請你吃飯,后天辦個party邀請你去,所以剛來美國的男孩子們,想跟有車有房有資源的師兄們搶mm,還是有點難度的,所以短期內(nèi),這樣的男孩子也很難變心,畢竟要變心,也得有個能轉(zhuǎn)移心意的對象啊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活著希望自己重要,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這些都是正常的,但重要的人總是那么幾個,但重要到底是怎么定義的呢?換句話說,你真的思考過人生的意義么?希望看貼的人不要誤解我是在說教,在美國,很多時候會思考這類問題,有時會感覺到精神在凈化,也許只是虛幻的。
現(xiàn)在談?wù)劽绹亩燃,美國的假期我上面已?jīng)有所講到,但是度假的方式卻還未涉及,其實美國的度假方式跟中國還是蠻有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是中國人喜歡湊熱鬧,是一種流汗的度假;美國人喜歡平靜的度假。在美國,通常的方式是幾個好友,約到某個公園烤肉,公園也許靠海,可以一邊烤肉一邊去游泳,或者沙灘排球。美國人大多數(shù)的度假方式都跟海有關(guān),這也許跟它的地理性質(zhì)也有關(guān)系,當然,比較內(nèi)陸的地方也許也會去參觀下當?shù)氐娘L景,比如黃石公園啊,順便說下,美國的公園大多是免門票,只收停車費的。比如黃石公園這么著名的這個國家最大最好的野生公園,門票也是免得。但是他會收車費,一般比如說這個車坐4個人,那每個人7塊錢這樣。如果你步行進入,就不用錢了,當然,誰都不可能步行進入這樣的公園,否則極有可能成為獵物。可以說,我到目前還沒遇到過收費的公園,我最喜歡的公園就是紐約到中央公園,曼哈頓寸土寸金,當中心卻有這么大一塊綠地,從繁茂的華爾街進入中央公園,看著周圍比樹都高上幾百倍的建筑,突然還能聽到鳥兒的聲音,清澈的湖水,還有電影里出現(xiàn)的馬車,這種感覺,如果那時有個mm陪你吃哈根達斯的冰淇淋,真的很愜意。美國的度假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針對自然風光的休閑度假。普通老百姓會租個靠海的旅館,然后享受陽光浴和游泳。有錢的會買個游艇,享受海面的風光。再則就是坐游船,通常船上有賭博游戲。但喜歡賭博基本都是亞洲人,老美只喜歡玩點小的。中國旅游方式相對豐富,可以去茶館喝茶,可以去一些古老的建筑旅游,但我感覺大多還是湊熱鬧,我清晰記得去年回國在杭州有個郁金香展覽,首先,排隊進去就要門票,而且進去以后人挨著人,基本沒什么花,所有的草地都坐滿了人,實在讓我感慨不已。所以我在國內(nèi),節(jié)假日很少出去,我喜歡的方式就是在古老的建筑里面,做愜意的事情,可以喝茶聊天,聽音樂,這方面,國內(nèi)的方式比較多,美國比較少,當然,也有可能我接觸的少,畢竟,要真正接近美國人民的生活,對外國人來說,還是需要時間的
三座大山,似乎只有教育沒有說了。說到教育,我想很多人對那部分國人來美國留學的方式和方法也許也有些好奇。很多人也許會認為這部分人大多是官宦或者富商的子弟,其實這又是個誤區(qū)。不過區(qū)別這些是容易的,僅僅從這個人追求的學位就可以看出,通常,如果來美國是接受高中或者本科教育,或者是接受商學院比如mba的教育,這些人通常是官宦子弟或者家庭比較殷實,原因很簡單,上述教育幾乎沒有獎學金,對于一個本科生來說,通常一年學費和生活費的開支至少是30萬人民幣。第二種是來讀碩士的,此類人呢,分2種,一種是比較牛的那種,一種呢是家境還不錯的,畢竟也就負擔1-2年左右的學費和生活費。為什么說有那種比較牛的呢,因為碩士的全獎是最難拿的,全獎的定義一般是說學費全免,然后發(fā)生活費,大概1000-1500不等的美金一個月。第三種就是讀博士的,讀博士通常就是普通家庭為主,因為來讀博士的,理工科拿全獎的很多,原因也很簡單,在美國,申請博士的全獎比碩士要容易很多,在美國,碩士也比博士好找工作很多。原因是博士畢業(yè)以后按照移民局的規(guī)定,有最低工資標準,這個標準比碩士要高,而其實做的事情,博士和碩士做的差不多,所以公司自然愿意招碩士了。同時學校給你獎學金,也是要你干活的,讀碩士才1年多的時間,老板的活剛熟悉也許就要忙畢業(yè)了,老板自然不愿意。這兒再說下學校的獎學金,一般來說,某些基礎(chǔ)學科比如化學和物理比較容易拿獎學金,因為這筆錢是go-vern-ment給學校的,為的是鼓勵基礎(chǔ)教育,因此干的活主要是助教(ta),主要就是批改作業(yè),帶帶實驗課之類的。還有種性質(zhì)是助研(ra),這個基本就是有些老板拉到一些項目,比如某個研究課題,需要學生來做,只要愿意給學生20個小時的工作合同,學生就相當于拿到了全獎,免學費,每個月拿1000多塊美金的生活費。而學生一個禮拜要給這個老板至少干20個小時,但實際上是除了上課,老板要你干活就得去干活這樣的,比較老板還是掌握著你畢業(yè)和修課的大權(quán)的。
說了這么多,介紹下美國教育的學費問題吧。從大學教育開始說起,其實美國的大學教育本質(zhì)上肯定是不公平的,但是還是蠻符合經(jīng)濟學道理的。通常來說,教育向富人傾斜,有錢就容易受好教育,具體體現(xiàn)在學費上,窮人如果要享受同樣的教育,唯一能付出的就是努力和辛勤。美國的幾所名校都是私立學校,以斯坦福為例,基本一年的學費在3-4萬美金左右,生活費再怎么省也要1萬多美金。這樣的學費開支,對很多美國家庭也是非常沉重的,因此,能付的起學費的,要入學就要相對容易很多。付不起學費的要想入學,就得很優(yōu)秀,去爭取那些獎學金名額。其實我覺得這個是比較合理的,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完全的公平而言,不過說到貧富差距,這是另外個話題。美國go-vern-ment也鼓勵高等教育,比如我就遇到一個當?shù)厝,go-vern-ment給他每個月2000美金的生活費和學費全免得待遇(不用給老板干活那種),讓他讀博士,為的就是提高本地人的教育水平,在美國,大多讀博士的都是中國人和印度人,這也跟我上面說的學費的情況有很大的聯(lián)系。
當官的,錢很重要,我們也知道,但是,權(quán)力最大的魅力之處,是帶給人民福祉,因為這是權(quán)力的源頭。也是能留下的東西。窮三代富三代,富人現(xiàn)在所作的所有事情,也必然會影響到后代,我們這個世界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成功;仡^看看,突然覺得自己文字有些憤青的味道了,不知道,心里有時總會有些憂國憂民,或許我也是對這土地愛的深沉吧前面講了美國的工作待遇方面的情況,現(xiàn)在講下就業(yè)市場。這么說吧,我認識到中國留學生中,還沒有出現(xiàn)一例因為畢業(yè)找不到工作而回國的,當然,我認識的這些留學生主要是拿到碩士或者博士學位的,主要是理工科的學生。在美國就業(yè),如果在工業(yè)界工作,名牌大學和普通大學的區(qū)別很小,打個比方,MIT畢業(yè)和一個美國排名200名左右學校畢業(yè)的,同樣的理工科專業(yè),技術(shù)也都差不多,年薪差1-2萬美金撐死了。之所以這么說,是我也認識很多并不算很好的大學的朋友,剛畢業(yè)也能進微軟,思科之類的企業(yè)。名牌大學的牌子主要體現(xiàn)在美國做教授的職位上,基本來說,你如果不是美國前50名的大學的博士學位,你就失去了進入學術(shù)界做教授的機會。美國人很看重工作經(jīng)驗,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zāi)艽蟠蠹臃,這也是美國推崇實用主義精神。在美國,文科類的專業(yè)還是很難找工作,其中一個例子就是我有個朋友,讀得是美國前10名的文學院,畢業(yè)找不到工作,后來做老公的陪讀(f2),好不容易轉(zhuǎn)到一個相關(guān)的理工科專業(yè),2個人畢業(yè)后半年就按揭買了房子。所以來美留學,文科類專業(yè)是蠻辛苦的,一是學的也很累,美國的教育可不比中國,不是那么隨便可以混混的,尤其文科,我曾經(jīng)有個朋友想去讀亞洲研究,結(jié)果老板布置一個作業(yè)要做個策劃,她以為最后只要寫一篇paper描述下就行了,哪知道原來這個策劃還要真正可實行的,包括聯(lián)系那些公司,成本運算等等,要求非常具體,讀了1個學期實在堅持不住,又換專業(yè)了。有些國內(nèi)那些有工作經(jīng)驗在公司做中高層的也許想來美國讀個mba鍍金,如果你只是想鍍金然后回國發(fā)展,是可以這樣考慮,但是美國的mba也不好找工作,也是蠻沒前途的,如果在美國混的話。總的來說,對于第一代移民,由于你的英文再怎么努力,你都不可能跟美國朋友談?wù)摬继m妮內(nèi)褲的顏色,因此,你是無法融入他們的圈子和文化的,因此,凡事你想做與人打交道的工作,都是蠻難的。他們開的隱晦的玩笑即使你能聽懂,你也不知道如何回應(yīng),這樣的人際網(wǎng)絡(luò)怎么能建立?而且美國人也喜歡讀文科,畢竟不如公式那么枯燥,這種情況下,你想就業(yè)還得跟老美競爭,基本競爭不過,競爭過了辦工作身份也會有問題。因此,對于文科生來說,通常都會盡量轉(zhuǎn)專業(yè),要不就是回國發(fā)展,如果想留美國,通常壓力比理工科學生大很多。不過凡事不能絕對,部分比如供應(yīng)鏈 研究,經(jīng)管方面的,找工作還是有希望的,這就需要整個大背景的支持了。
美國人有沒有羨慕中國人的地方?說實話,是有的,美國人最羨慕中國人的地方其實是親情,也就是所謂的老有所養(yǎng)。美國這個社會,造成了大眾的獨立精神,并崇尚美國式的成功,也就是通過個人努力,獲得物質(zhì)和地位上的成功。其實通過我前面的介紹,已經(jīng)告訴大家教育是不平等的,這也意味著富人獲得好教育的機會多,同時,這種情況下,其實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但是美國這樣的社會,并不會允許你的后代因為你的成功而在未來也很成功。打個最簡單的比喻就是比爾蓋茨,大家都知道他是世界首富,有近千億美金的資產(chǎn),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他未來死后會把絕大多數(shù)財產(chǎn)留給他的基金會,股神巴菲特也宣布死后的遺產(chǎn)大部分捐給蓋茨基金會。這樣一來,他們的后代,雖然還是比我們大多數(shù)富,但是,他們也一下子從富可敵國變成了普通的百萬富翁而已,他們?nèi)绻兄腔,有努力,也可以再從自己現(xiàn)有的資源變得很成功。美國人如蓋茨和巴菲特成立這樣的基金會一方面是由于他們自己的精神境界的問題,是富人的良心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跟美國的遺產(chǎn)稅有關(guān)。美國的遺產(chǎn)稅很高,但是捐贈卻是免稅的。既然這樣,如果你很有錢,而且你也是經(jīng)過努力得來這些錢的,知道這些錢如果給子孫濫用的后果,這個時候,你也會盡量把錢捐贈,一方面可以讓世界感受到你的作用,另一方面,對子女也是非常的有好處(比如你捐贈大學,你以后的子女要入學就會考慮這些影響因子).因此,美國人看待成功并不是看待你的父輩有多成功,關(guān)鍵是你自己。在美國仇富心理是很少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羨慕那些通過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成功的人,這在中國也是一樣,中國人民仇的富,不是仇那些通過自己努力得到處財富的人,而是痛恨那些利用改革開放的漏洞,利用關(guān)系,來掌握財富的人,痛恨的是為富還不仁的富人。真正有良心的富人,善良的人民只會羨慕并當榜樣一樣推崇。美國人羨慕中國人最重要的地方是中國人老了子孫滿堂,孩子也經(jīng)常會來看看,這點,對老美來說,就會很難,原因也是我上面說的,他們崇尚獨立。在經(jīng)濟上,美國老人通常并不缺乏,無論go-vern-ment還是自己,退休金都是夠的,有些實在不能自理的老人,會去某些特護病房,一天收費200-300美金,大多數(shù)會去類似老人之家的地方,會給你安排一個小別墅,你就把退休金什么都給他們就可以,但是很孤獨,每年期盼著孩子來看他們一眼。其實,人老了,最缺的不是錢,而是寂寞,如果當孩子的能多去看看老人,多跟老人說說話,真的對老人是莫大的歡喜。年輕的時候我們努力賺錢,有時甚至不在乎家庭,有些還打罵孩子,等老了,一切就會有這樣的報應(yīng),所以,好好經(jīng)營家庭比努力賺錢其實重要,因為前者是一輩子的,而后者,很多時候是暫時的
我接下來想談下留學計劃和海歸這2個話題。先以留學來說,我想,也許有人的某些親戚啊也想送孩子來美國讀書,望子成龍成鳳是好的,很多這樣的孩子也非常體諒父母送孩子出國的辛苦,但是,很多事情都要符合客觀實際。我就遇到一個小留學生,高中剛畢業(yè)就被父母送出國,每天很痛苦,首先是適應(yīng)很難,畢竟原來是個小皇帝,現(xiàn)在啥事都要自己做,而且語言也不是很通。其次教育上也很難跟上;再則就是又不敢對父母說自己辛苦(也算是懂事的那種孩子).很多父母送孩子出國讀本科是對高考制度失望,擔心自己的孩子上不了國內(nèi)的名牌大學,只好退而求其次,多花點錢,讓孩子去享受資本主義國家的教育,這類人通常去英國,澳洲,加拿大的為主。我的建議就是,如果能上國內(nèi)比較好大學的本科還是上國內(nèi)的好,因為在美國,本科畢業(yè)以后移民還是比較難(不過,澳洲加拿大情況可能好些),其次,從經(jīng)濟角度講,美國的自費碩士其實是蠻容易申請的,只要你有錢,把本科的經(jīng)濟投資轉(zhuǎn)到碩士上,首先移民更容易,其次學歷更高,再則孩子也長大成熟了,比較容易適應(yīng),最后經(jīng)濟上開銷也比較低。但是,對部分很有錢的家長,孩子畢業(yè)以后必然是回國的(比如最近那個中國房地產(chǎn)的女首富,她老爸就送她去美國讀了個本科然后回去的,你看大多數(shù)大公司的老總的子女,通常拿的都是國外名校的本科,也是這個道理),這類人呢,確實是可以考慮本科就送孩子出國的。因為以后還要回國子承父業(yè)的。對于家庭并不是那么的富裕的,實在是沒有必要做這樣的事情。
至于海歸,我也只能從我了解的情況來說,至少在我們這樣的學校,我認識的人中,只有1個拿到博士學位可能回去的,原因是她年紀也比較大了,國內(nèi)也有孩子家庭。大多數(shù)比較年輕的學生,通常都不會想到馬上海歸。海歸在世界范圍內(nèi),也是跟當?shù)氐囊泼裾哂嘘P(guān)的,如果移民政策有個口子,能讓你在當?shù)匾泼,大多?shù)人還是會希望擠那個口子的。就移民政策來說,歐洲國家最嚴也最緊,其次是美國,再次是澳洲加拿大。移民政策很多時候跟所學專業(yè)有關(guān),我有個高中同學在荷蘭,開始跟我說必然要回去,因為荷蘭留不下來,后來她們那年留了個口子,后來她就設(shè)法工作了,原因還是因為她的專業(yè)剛好可以。所以大家現(xiàn)在在國內(nèi)看到的綠海龜(只是在當?shù)貙W習,并沒什么工作的),基本是歐洲的為主,也有部分本科的澳洲學生,這類通常是專業(yè)跟移民政策不對口然后回去的。我想先對海歸做個定義,我認為的海歸,就是徹底回中國工作了,不會再回到國外,家庭什么也都轉(zhuǎn)移到中國了。如果2國跑的,叫做海鷗。不過現(xiàn)在國家對海歸也定義了,國家現(xiàn)在歡迎的是“高級”海歸,普通海歸他們也不稀罕,高級的定義就是我下面所說的美國海歸中的第一類。美國的海歸通常有幾種,第一種就是牛人級別的,通常中國一些大學學院的院長,凡拿到美國博士學位的,在美國商會或者在學校當名教授的,基本可以屬于這個級別,此類人按照鄒恒甫的定義,1類是回國撈票子和女人的,1類是真的回去報效祖國的。第二種就是菜鳥級別的,基本美國沒法呆下去,此類人呢跟專業(yè)也是非常相關(guān),通常文科類的為主,還有些就是實在菜的理工科學生。第三種呢就是國內(nèi)有資源有關(guān)系的有志青年,此類人呢不出國在國內(nèi)也能混的很好,出個國呢純粹開闊下眼界,度個金,呼吸下新鮮空氣。第四種呢就是戀家,重視親情,通常又以獨生子女為主,畢竟家的感覺是不一樣的,中國的感覺又是跟國外不一樣的。但是,大多數(shù)在美國取得學位的留學生,家境即使在中國屬于小康中間階層的,能留美國還是留美國的。原因還是很簡單,人們總是對未來有種不確定,當你習慣了一個國家?guī)啄暌院螅@樣的環(huán)境你總是舍不得徹底放棄,更何況這個國家也帶給你很多希望和機會。但是,大多數(shù)美國的海歸都是第一類和第二類的,僅從我了解的數(shù)據(jù)所知。
更多信息請通過如下方式進行咨詢:
至美澳邦教育 咨詢熱線:010-51664548
留學專家: 李老師,鄂老師,楊老師, 張老師
QQ咨詢: 3168737832 / 121396990 / 1992077249 / 739407873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東三環(huán)中路39號建外SOHO東區(qū)A座307
郵箱: office@abglory.com /abg03@abglory.com
Wechat: Abg-Liuxue Skype:wendyewei
微信訂閱號:至美澳邦教育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1707531540/about
國際權(quán)威機構(gòu)ICEF中介資質(zhì)認證號:0576
加拿大課程留學顧問中介資質(zhì)認證,CCG No.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