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繁重的課業(yè),巨大的高考競爭壓力使得不少家長選擇讓孩子在中學階段就出國留學。而澳大利亞高中憑借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成為眾多高考生的首選。那么,澳大利亞高中生是如何學習的?高中畢業(yè)后的升學途徑又是怎樣的?
高考不是進入大學的唯一標準
澳洲大學入學成績ATAR (Australian Tertiary
Admission Rank) 相當于我們的高考成績。大部分澳大利亞州,高中生在完成各州規(guī)定的高中課程后,在12年級時參加州政府組織的畢業(yè)考試,通過考試的學生便獲得各州頒發(fā)的高中畢業(yè)證書。然而ATAR成績并不是完全參照最后一次畢業(yè)考試的成績,這一成績只占總成績的一部分,另一部分ATAR成績來自于學生的平時成績,主要參考的是高中11年級和12年級的成績。在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以及堪培拉地區(qū),更是不設最后的畢業(yè)考試,完全根據(jù)學生的平時成績進行評核。
澳大利亞各州高考評分比例
比起國內“一錘定音”的高考模式,澳洲的升學體制更綜合考量了學生總體的學習情況。從澳洲高中11年級開始,每一個階段的paper和考試都將影響到將來的高考成績,國內那種“臨時抱佛腳”的僥幸學習心態(tài)在這里是無法適用的。
澳大利亞高中教育的特點
學習科目多樣化
澳大利亞高中課程設置靈活多樣,允許學生根據(jù)個人興趣、特長選課,每所澳洲高中都有幾十門甚至上百門課程可供選擇,從最基本的英語、數(shù)學、物理、化學,到音樂、美術、舞蹈、戲劇、編程等,這些課程都可以作為高考科目,學生們可以在考試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并且為大學專業(yè)課程的選擇及將來職業(yè)道路的選擇奠定基礎。而無論選哪幾門,分值都是相同的,比如音樂、戲劇與經(jīng)濟學、數(shù)學都是一樣的。
教學模式生動活潑
澳大利亞高中教育模式生動活潑,學生的學習途徑多樣,比如教師的講授、小組活動及個別研習等方式。教師的教學主要以學生為本,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主動性及思考分析能力,著重提高學生素質,包括學術能力及與人際交往能力和融入社會的能力等。
澳大利亞高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定主要有兩種方法:一是單元作業(yè)完成情況;二是水平測試。作業(yè)形式多種多樣,如做模型、畫宣傳畫、繪圖表、寫實驗報告和論文等。水平測試是對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檢測、評估,一般一學年三至四次。各澳洲高中選學的課程相同、測試內容也相同,便于統(tǒng)一評分標準。不同課程有不同的測試內容。如理科有的科目可寫研究報告、設計圖表;文科有的科目可演奏樂曲、表演舞蹈、戲劇等。這種多樣化的教學和評估方式,做到了基礎和研究并重,使中學和大學自然地銜接在一起,從而為學生進入大學順利地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注重自主學習能力
課業(yè)輕松,三點半下課,下課就是玩。也許很多學子心中幻想的澳大利亞留學生活是這樣。然而真相是怎樣的呢?在澳大利亞高中,學校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重視各方面能力和學習一起發(fā)展的綜合培養(yǎng)模式。下課后的時間,部分學生會用來培養(yǎng)音樂、體育或者美術方面的特長。課業(yè)不多,只是不希望通過強制的課業(yè)壓力,令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希望學生能夠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提出問題,找尋答案。所以,如果想讀澳洲高中,要學的第一課就是如何培養(yǎng)獨立主動的學習模式。一位南澳中學長期教授英語課程的老師提到,中國學生在課堂上習慣只聽不問,很少參與到課堂的互動,一方面是語言能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學習習慣尚未改過來。
我們建議計劃去澳大利亞讀高中的學生,平常要注意鍛煉獨立自主的能力,無論對赴澳的學習還是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 2015年高考錄取分新鮮出爐!高考成績可以直接申請蒙納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