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這幾天,都在相親中。”在美國留學的甜甜好不容易回家過年,可爸媽卻給她安排了十多場相親。“我在美國,他們就天天張羅給我相親,這次回國了,還是不放過我。”甜甜說,自己也很想找男朋友,但是美國名校數(shù)學系博士的她卻有些“高處不勝寒”。
“女兒蠻優(yōu)秀的,為什么沒有小伙子追呢?”
“我覺得自己像個商品,坐在那被看來看去,好委屈。”甜甜說。在美國讀五年博士,現(xiàn)在已經(jīng)28歲的甜甜,至今單身。甜甜的媽媽郭阿姨告訴記者, 甜甜學的是數(shù)學,還是名校博士,讓好多男生望而卻步。她個子又高,諸多中國男孩站在她身邊都不大相稱,可是家里蠻傳統(tǒng),不想找老外。“我覺得女兒蠻優(yōu)秀 的,可是為什么就沒有小伙子追呢?”
女兒在美國讀書這幾年,郭阿姨已經(jīng)張羅了無數(shù)次相親。凡是聽說在美國留學的小伙子,她都要問人家的QQ、MSN,然后給女兒“創(chuàng)造機會”。“我 媽媽都不問對方的學校、家境,覺得只要在美國的,就可以。”甜甜無奈地說,這種盲目的相親她推了很多,不過從去年開始,自己也有點急。周圍的朋友們大多結 婚生子,一個人孤身在外也著實孤單。“我成天和數(shù)學符號打交道,都變成符號了。”她苦笑。
“雖然大家都說留學生里,男生多,女生很容易找到男朋友,可是我不明白自己為啥這么難遇到那另一半。”甜甜說,媽媽給她立下軍令狀,春節(jié)相親,畢業(yè)回國。“國外再好,一個姑娘家我們也不放心,還是回國嫁個好人家,找個差不多的工作,踏踏實實過日子更實在。”郭阿姨說。
從初一到初七,“被相親”十多場
大年初一,甜甜就已經(jīng)在拜年的過程中,見了幾個爸媽安排的小伙子。“媽媽不許我說是康奈爾大學數(shù)學系的,說女子無才便是德,要我含混其詞。”苦 惱的甜甜只好傻傻地接受諸多相親者的檢驗,可是藏起了自己的身份,她總覺得溝通上隔著許多東西。“我不是我自己了,我覺得很迷失。”
從初三開始,甜甜又被安排出入各種咖啡廳、西餐廳,進行第二輪相親。“都沒啥感覺,他們多是在本地工作的年輕人,雖然事業(yè)有點小成就,但是和我 懸殊太大了,我實在沒法接受。”甜甜說。而多數(shù)相親者又很在意她一米七的身高,覺得她不夠小鳥依人。“我已經(jīng)很配合了,但相親十多場還是沒有找到合適 的。”她說。
大年初八,甜甜登上飛機,返回美國。郭阿姨千叮嚀萬囑咐要她把春節(jié)期間相親見到的男生一個個把握好,“你學習再忙,也要上QQ,和他們聊聊,感 情嘛,聊聊就出來了。”郭阿姨滿懷期待地說著,可卻難以理解女兒心中的苦衷。甜甜說,她還是相信緣分天注定,經(jīng)歷這次相親,更加堅定了她的信念。“去美國 再找吧,大家共同語言多一些。”甜甜說,也許自己眼光太高了,應該現(xiàn)實一點。
上一篇: 留學過來人談美國大學里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