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拒簽史并不可怕,做足準備照樣夢圓加拿大
時間:2015-7-29 15:37:46 來源:摘自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654
第一次和趙同學交談是在QQ上,當時還在新加坡某私立大學學習的趙同學,馬上就能回國,而他卻突然詢問起關于加拿大留學的事情,我在了解他的情況后,除了感到意外,也意識到事情的復雜性。
趙同學第一次被拒簽是三年前,當時找的中介很不負責任,做的材料漏洞百出。而且事先沒有和趙同學說可能會被電話調(diào)查的事情,所以當趙同學的父母接到電話的時候就有些措手不及,回答地一塌糊涂。在之后使館要求解釋的時候,該中介并沒有想辦法解釋,而且勸趙同學改簽了新加坡,加拿大簽證就因此不了了之。
現(xiàn)在新加坡大學畢業(yè)了,始終懷揣著加拿大夢想的趙同學,決心再拼一次,到加拿大繼續(xù)深造。但是第一次的拒簽史卻成為了現(xiàn)在簽證的軟肋。在詳細地了解了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后,我認為第一次的拒簽的最大原因很有可能為送到使館的材料被判斷成假材料。因為通常假材料被拒簽后基本上是不能再次簽過的,但是不管怎么詢問趙同學,他都想不起來當時的材料準備情況和電話調(diào)查的具體細節(jié)了,畢竟時間過去了很長時間。于是為了保險起見,我選擇了給趙同學調(diào)檔。我始終相信,只有完全了解第一次簽證的拒簽情況才能對癥下藥。
可能時間過去的比較長,畢竟是三年前,因而趙同學的調(diào)檔時間也花了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事情的真相是,當趙同學的父母沒有任何準備地接到調(diào)查的電話時回答出現(xiàn)了失誤,而當時領館要求解釋,可之前的中介居然直接回復無法解釋,因此導致了拒簽的結(jié)果。這無疑只比假材料好一點點。
找到第一次拒簽的源頭后,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首先,我讓趙同學最大限度的回憶了當時家里的資金情況,同時給他申請了口碑比較好的加拿大一所理工學院的金融碩士,并在銀行定存一年40萬元的資金。接下來,集中精力對待當時電調(diào)的解釋上。其中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是,因為電話調(diào)查已經(jīng)過去了三年,當時接電話的人都已離職,怎么辦?經(jīng)驗告訴我,這時候只有真誠而耐心的解釋還能有一絲希望。當下我寫了一封深情并茂的解釋信,詳細的解釋了為什么當時父母會沒有回答出問題及后來聽信不良中介選擇了去新加坡留學的前因后果。
材料完整的遞上去之后,我和趙同學開始緊張地等待結(jié)果;蛟S是解釋信夠誠懇打動了簽證官,簽證結(jié)果下來的那一刻,喜悅和感動讓我們狂歡。堅持夢想的人總能看到希望。
上一篇:
大齡男生,一拒后順利過簽下一篇:
小才女的成功之路